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加强非典型性肺炎恢复期康复治疗的建议

点击次数:3105 来源:作者: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徐军发布时间:2011/3/16 8:57:28

        日前,非典型性肺炎的有效治疗已使许多患者获得了临床治愈,但是,欲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康复概念,使患者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能还需要辅助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地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方法。

         1.从康复医学角度考虑可能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查阅有关资料后,粗略地认为在康复方面可能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 1如何开展恢复患者整体机能的康复治疗

        从康复的意义上讲,在患者的恢复期尽早地开展康复可有助于患者快速地恢复全身的整体机能水平,增强抵抗力。但是,由于该疾病是属于一种新发的、急性的、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因此,采用什么样的康复方式?运用的时机?运动量的大小?有关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探讨。

        可行的方法可能为根据现有常用方案,结合疾病特点和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原则拟订初步的康复计划,并在具体运用中调整完善。

  1.   2患者有无潜在的呼吸功能缺陷

        由于非典型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发生在肺间质,严重者可发生血氧饱和度问题,甚至呼吸窘迫,因此可能需要考虑患者在恢复期是否会由此出现潜在的呼吸功能缺陷,例如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等。此外,即便无明显的呼吸功能问题,为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开展有益的呼吸训练也是有帮助的。

建议在许可的条件下,进行肺功能检查,以肺功能评定结果为基础,提供开展呼吸训练的参考依据。

 1.   3是否有发展为间质性肺疾患的可能

        由于非典型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发生于肺间质,在有关的报道中也提及了肺纤维化的问题,因此是否会发生间质性肺疾患(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应得到密切的关注。

        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中,均认为间质性肺疾患的病因学不甚清楚,但大部分存在炎症或免疫介导性疾病的基础,其中病毒性肺炎作为肺部感染性疾病,是间质性肺疾患的发生因素之一。肺间质性疾患常表现为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模式,与COPD等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不同,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可见于:胸壁顺应性降低的疾患(如脊柱畸形、肥胖等);影响邻近骨骼肌的神经、肌肉疾患;和许多影响肺自身的疾患(如肺纤维化,无论是反应性的、炎症后的,还是特发性的,均为严重限制性缺陷的常见原因)。

        虽然,目前尚还不能确定非典型性肺炎是否可导致间质性肺疾患;有关病毒性肺炎导致间质性肺疾患的发生率和发病年限的资料也缺乏;非典型性肺炎的激素治疗也同样是间质性肺疾患的治疗手段,但是,这种潜在的危险似应予以密切的关注。

        建议应就该问题向呼吸内科的专家进行更为广泛的论证;对患者进行动态的、定期的随访,重点监测,尤其是对急性期症状较重的患者;必要时,采用安全、有效的预防干预手段。 

  2.   非典型性肺炎恢复期康复治疗的建议方案

        根据上述情况,在参考现有的一些常规康复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拟定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综合健化训练、预防或治疗限制性呼吸功能障碍的呼吸训练、日常生活中的康复措施、呼吸功能的定期随访评定等。

        康复治疗的目的:尽快地改善和恢复体力和活动能力;保持良好的生理呼吸模式和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治疗适用于明确无传染性的病情稳定患者。采取以综合、全面的康复方法。

       可能的禁忌证:临床危重或不稳定情况;合并未控制的肺和支气管感染;以及属于康复治疗禁忌证的其他疾病。

        2.1综合健化(conditioning)训练

        综合健化训练的目的是增强和恢复患者整体机能,增加运动和各种活动时的耐力,降低活动后的疲劳,以创造患者全面康复的基础。根据专家的意见应将此作为康复的重点。其基本原则为:以患者安全、可耐受为基础,采取低强度、渐进的康复训练方法。

        2.1.1恢复早期或虚弱患者的训练方法:可在卧位进行上、下肢诸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尤其是肩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等大关节的运动。以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避免产生训练中或训练后的疲劳,逐渐延长训练的时间。在体力有所恢复的基础上,也可增加颈部、躯干的运动。在患者可下地活动后,可先进行原地高抬腿踏步的训练,即逐渐地使机体适应,以便进一步开展有氧训练。

        2.1.2整体机能有所恢复患者的训练方法:初始可采用散步、定量步行等方法。散步时速度宜慢、全身应放松,时间为10~30分钟。定量步行时对距离和速度有一定的要求,其运动量应根据患者现有的条件进行,开始时可以200米/3~4分钟的速度(中间休息3分钟)步行800米~1600米,以后逐渐增加。行走时可适当增加双上肢的摆动运动。同样在训练中和训练后不应产生疲劳感,否则应减少运动量。在患者机能有进一步恢复的基础上可开展跑走交替的慢跑训练。慢跑的要求是跑步时全身放松,先足跟着地后全足掌着地;跑走交替一般为跑30秒走30秒的方式;总的训练时间可从5分

版权所有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
新闻稿件请发至:kong168#163.com或capmr2010#163.com (请将#替换为@)
Powered By Medcon 备案号:京ICP备0505259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50053号